其实这个误区在我刚看三中卫球队的比赛中也有,那就是边翼卫消耗大,纯耗材,这种说法最有力的证明就是孔蒂和图赫尔时期的切尔西。但是现代三中卫体系下边翼卫的使用已经逐步合理,当然也有一个原因是现在很多球队都在踢进攻325防守442,这就使三中卫体系中一侧边翼卫可以选择性回防。
可以关注下这两个赛季最成功的两支三中卫球队——国米和勒沃库森,格里马尔多29岁,这两个赛季出场51场和48场,弗林蓬24岁,这两个赛季出场47场和48场。邓弗里斯29岁,近四个赛季出场45场、51场、36场、44场,迪马尔科27岁,近四个赛季出场42场、50场、40场、47场。并且如果关注国米欧冠比赛的赛后数据,跑动距离最高的大部分都是中场球员,但是冲刺跑动距离最多的是边翼卫。
这就涉及一个关键的问题,球权和比赛节奏控制,只要能够有效控制比赛节奏,那么边翼卫在攻防选择中就会更加有效率,进而避免不必要的跑动,同时在低位防反过程中保证足够的进攻效率。
无论国米还是阿莫林时期的葡体,都会在边翼卫位置储备足够的轮换球员,在高强度联赛中边翼卫确实很难维持每场比赛90分钟的高强度模式,这就不得不提为何现在进攻325防守442成为主流——五换政策,能够让边路起码一条边路维持一整场比赛的活力和强度。
那么其实,进攻325防守442中的边锋/边后卫其实现在和纯正三中卫体系下的边翼卫是一样的,甚至他们需要付出的跑动更多,这里点名表扬一下阿尔特塔对于边路球员的使用——上世纪的奴隶主给他点赞。所以,关于迪亚洛和新的右10谁踢边翼卫谁踢边前腰区别不大(反正都不太能让b费长时间踢),重要的反而是俩人对于边肋部垂直通道的分布,而不是水平站位的高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