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本赛季的CBA联赛中,半决赛和决赛阶段的裁判安排显示出一些值得关注的现象。为了确保比赛的公正性与专业水准,篮协联合国际篮联裁判部门,积极邀请了六名国际精英级别的裁判参与执裁。这些外籍裁判主要来自保加利亚、泰国、希腊以及印度尼西亚,其中在半决赛中便有四人担任裁判,比如保加利亚的马丁·霍罗佐夫、泰国的普里达·孟米、希腊的乔治奥斯·普尔萨尼迪斯和印尼的哈尔贾·加拉德里。同时,国内顶级国际裁判余尾和孙健也在G1比赛中担任重要角色。然而,令人疑惑的是,作为CBA联盟鼎鼎大名的两位裁判——闫军和杨宏峰,竟未出现在半决赛的裁判名单中。
至于杨宏峰,他素有“铁面裁判”的美誉,是联盟公认的“金哨”之一。他在场上的权威性极高,被球迷戏称为裁判界的“独裁者”。如果他的判罚能够做到绝对公正,没有偏见或严重失误,球迷们当然可以接受甚至支持。然而,职业生涯中,他多次卷入错判事件。例如在青岛对广厦的关键比赛G4中,他曾果断阻止青岛队的关键进攻;而在另一场战役中,他对杨瀚森不断的持球攻击反应迟缓,明显出现漏判,事实最后被回放录像证实为重大错漏判,这些都影响了比赛的结果,也引发了球迷的不满。
同样,闫军作为“CBA第一哨”,以戒久热度著称,几乎在每个关键比赛中都能见到他的身影。然而,尽管他备受关注,职业生涯中也不乏争议。如“辽粤总决赛”时漏掉王薪凯的垫脚犯规,导致裁判回看录像补吹违体;在北方球队的比赛中,他对一些判罚偏向一方,甚至背负“叼着哨子乱吹”的批评。更有甚者,他在青岛与广厦的生死战中,判罚尺度极不一致,错漏频出,最终导致比赛胜负受到裁判影响,引发巨大争议。这些事件对裁判的声誉造成一定冲击,也促使裁判内部展开调查和处罚。值得注意的是,裁判委员会会根据比赛录像进行回溯处理,任何严重错判都会导致涉事裁判被暂停执裁,但这一信息通常不会对外公开。因此,闫军和杨宏峰此次未执裁半决赛,很可能是因为他们近日内遭受了内部的停赛处罚,保障比赛公平,也是减少争议和维护裁判形象的重要措施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